《闺妇》 白居易

斜凭绣床愁不动,红销带缓绿鬟低。
辽阳春尽无消息,夜合花前日又西。

作者简介(白居易)

白居易头像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闺妇》白居易 翻译、赏析和诗意

《闺妇》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解析和赏析:

中文译文:
斜靠在绣床上,愁思难以排解,
红色的腰带松解,绿色的发髻低垂。
在辽阳,春天已经结束,没有消息传来,
夜幕降临,花儿开在西方。

诗意解析:
这首诗以一位闺中女子为主题,描绘了她的愁思和无尽的忧虑。诗中的闺妇斜靠在绣床上,愁苦难以消散。她的腰带松解,发髻低垂,显示出她内心的痛苦和倦怠。诗人提到辽阳,暗示着时间的流逝,春天已经过去,而她仍然没有收到任何消息,这增加了她的担忧和焦虑。夜幕降临,花儿开在西方,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不可逆转的变化。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凄美的语言描绘了闺中女子的内心世界,展现了她因为与外界隔绝而产生的孤独和忧伤。通过诗中的描写,读者可以感受到闺妇内心的痛苦与无奈。她斜靠在绣床上,身心俱疲,愁思难以排解。红销的腰带、松解的发髻,透露出她内心的疲惫和无力。辽阳春尽,没有消息传来,表达了她对外界的期待和焦虑。而夜幕降临,花儿开在西方,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无法挽回的变化。整首诗以寥寥数语,传达了闺妇的内心孤独、忧伤和时光流转的无情,引发读者对生活的思考。

这首诗词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深刻的情感,展示了白居易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对人性的洞察。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富有意境的词语,诗人成功地唤起了读者的共鸣,让人们感受到了生活中的孤独和无奈。同时,诗词中的意象和象征也给人以深思,引发人们对时间流逝和生命的反思。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闺妇》白居易 拼音读音参考

guī fù
闺妇

xié píng xiù chuáng chóu bù dòng, hóng xiāo dài huǎn lǜ huán dī.
斜凭绣床愁不动,红销带缓绿鬟低。
liáo yáng chūn jǐn wú xiāo xī, yè hé huā qián rì yòu xī.
辽阳春尽无消息,夜合花前日又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