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青潍将谢承制》 苏轼

吾皇有意缚单于,槌破铜山铸虎符。
骁将新除三十六,精兵共领五千都。
周王常德须攘狄,汉帝雄才亦尚儒。
君学本兼文武术,功名不必读孙吴。

作者简介(苏轼)

苏轼头像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赠青潍将谢承制》苏轼 翻译、赏析和诗意

《赠青潍将谢承制》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吾皇有意缚单于,
槌破铜山铸虎符。
骁将新除三十六,
精兵共领五千都。
周王常德须攘狄,
汉帝雄才亦尚儒。
君学本兼文武术,
功名不必读孙吴。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对将领谢承制的赞美和祝愿。诗中提到了君主的意愿,希望能够捆绑住北方的敌对部落首领(单于),并使用铜山铸造的虎符(指代将领的权杖)来巩固统治。诗人称赞了新晋的勇将谢承制,他新近晋升为三十六将之一,统领着五千精兵。诗人进一步提到了周王和汉帝,分别强调了周王需要有德行来平定北方的戎狄部族,而汉帝则需要英才和儒学的价值。最后,诗人认为将领应该兼修文武之道,不必只局限于读书学习孙吴(指代兵法)。

赏析:
这首诗词展示了苏轼对将领的赞美和对国家安宁的祝愿。通过将君主的意愿与将领的才干相结合,诗人表达了对国家统一和安定的期望。他对谢承制的称赞显示了诗人对勇猛有为的将领的敬佩,同时也强调了将领需要有文武兼备的能力。诗中提到的周王和汉帝是历史上的君主典范,他们分别代表了道德和智慧的重要性。最后两句表明了诗人认为将领的学识应该既包含文化修养,又包含军事战略,而不仅仅是狭隘的兵法。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对将领和国家安危的关切,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兴旺的期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赠青潍将谢承制》苏轼 拼音读音参考

zèng qīng wéi jiāng xiè chéng zhì
赠青潍将谢承制

wú huáng yǒu yì fù chán yú, chuí pò tóng shān zhù hǔ fú.
吾皇有意缚单于,槌破铜山铸虎符。
xiāo jiàng xīn chú sān shí liù, jīng bīng gòng lǐng wǔ qiān dōu.
骁将新除三十六,精兵共领五千都。
zhōu wáng cháng dé xū rǎng dí, hàn dì xióng cái yì shàng rú.
周王常德须攘狄,汉帝雄才亦尚儒。
jūn xué běn jiān wén wǔ shù, gōng míng bù bì dú sūn wú.
君学本兼文武术,功名不必读孙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