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中风来三历闰,从悬车后几逢春。
周南留滞称遗老,汉上羸残号半人。
薄有文章传子弟,断无书札答交亲。
馀年自问将何用,恐是人间剩长身。

作者简介(白居易)

白居易头像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咏身》白居易 翻译、赏析和诗意

《咏身》

自中风来三历闰,
从悬车后几逢春。
周南留滞称遗老,
汉上羸残号半人。
薄有文章传子弟,
断无书札答交亲。
馀年自问将何用,
恐是人间剩长身。

中文译文:
自从中风后,已经历了三个闰月,
从悬车之后几次迎来春天。
周南的留滞使我称为遗老,
汉上的羸弱使我几乎成为半人。
虽然有些文才可以传给子弟,
却没有书信可以回答交亲。
在余年中,我自问将来有何用,
恐怕只能孤独地度过余生于人间。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写的,表达了作者自中风后身体的衰弱和自问残余的人生价值的思考。诗中以中风为起点,通过描述自己的生活状态和境遇,抒发了作者对人生的无奈和忧虑之情。

首句“自中风来三历闰”,是指自从中风后已经历了三个闰月,暗示了作者病痛的长期困扰。接着描绘了作者每次迎来春天时,身体的衰弱感受,以“从悬车后几逢春”形象地表达。这里的“悬车”可以理解为春天的象征,作者通过对季节的描写,突出了自己身体的虚弱和脆弱。

接下来的两句“周南留滞称遗老,汉上羸残号半人”,通过引用周南和汉上两个地名,表达了作者自己的病弱和身体的羸弱。周南和汉上都是诗经中的地名,这里借用地名来表示作者自己的困顿和无奈,称自己为“遗老”和“半人”,抒发了作者内心的失落和自卑。

接下来的两句“薄有文章传子弟,断无书札答交亲”,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文才的肯定,但却没有书信可以回答亲友的来信,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孤独和无助的状态。这里的“子弟”和“交亲”指的是后人和亲友,通过对亲友书信的不能回答,凸显了作者与外界的隔绝和孤立。

最后两句“馀年自问将何用,恐是人间剩长身”,是作者对自己未来的迷惘和焦虑的反问。他在余下的岁月中自问自己还有什么用处,恐怕只能孤独地度过剩下的人生。这里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生命的无奈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整首诗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作者的身体虚弱和对人生的思考,反映了唐代文人在面对生老病死的现实中所感受到的无奈和忧虑,展示了作者对生命的矛盾体验和对人生意义的探寻。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咏身》白居易 拼音读音参考

yǒng shēn
咏身

zì zhòng fēng lái sān lì rùn, cóng xuán chē hòu jǐ féng chūn.
自中风来三历闰,从悬车后几逢春。
zhōu nán liú zhì chēng yí lǎo,
周南留滞称遗老,
hàn shàng léi cán hào bàn rén.
汉上羸残号半人。
báo yǒu wén zhāng chuán zǐ dì, duàn wú shū zhá dá jiāo qīn.
薄有文章传子弟,断无书札答交亲。
yú nián zì wèn jiāng hé yòng, kǒng shì rén jiān shèng cháng shēn.
馀年自问将何用,恐是人间剩长身。